英特尔,AI PC潜能激发秘籍,体验极致性能!
英特尔建议,为了让AI PC大显身手,可以尝试采用其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通过优化硬件和软件,AI PC可以发挥出色的性能,实现更快的数据处理、更智能的应用程序和更高效的计算体验,无论是进行大数据分析、虚拟现实还是机器学习等任务,AI PC都能轻松应对,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智能生活体验。
本地运行120B参数的大模型,支持复杂场景下的多模态信息处理,定制个人专属AI修图大师,“取代”高鹗让AI来撰写你心中的《红楼梦》后四十回……实现这些功能已经不再需要专业级工作站,一台笔记本或者迷你PC就可以做到,而且整个过程堪称“零门槛”,即使小白也能开启AI探索之旅。这就是英特尔为拓展AI PC应用场景,丰富端侧AI生态、产品及功能带来的全新解题思路,而其核心就是大家熟悉的酷睿Ultra 200H系列处理器。
回顾AI PC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在过去三年中,AI PC的综合算力相较传统PC平台已经有了数十倍的提升。由此,不仅让AI成为PC和更多边缘端设备的标配,更带来了应用场景、使用体验的创新。而且凭借持续提升的本地AI性能,大模型、智能体的本地化部署更好地发挥了端侧AI低时延、个性化、更安全等优势,成为加速AI普惠的重要推力。在酷睿Ultra 200H系列处理器上,英特尔凭借XPU架构等技术创新,如酷睿Ultra 9 285H的平台整体AI算力高达99TOPS,并能够针对不同场景、负载,灵活调配CPU、GPU、NPU,在保证快速响应的同时,优化平台能效,保证了AI体验的长效化和陪伴。
如今,多数AI PC运行4B或7B的模型几乎都没有压力,但遇上需要在本地部署百亿参数模型时就会出现显存不足的情况,导致token生成速度断崖式下降。那么让AI PC有足够的显存不就可以了?于是英特尔在酷睿Ultra 200H系列平台上给用户准备了多达120GB的显存。
怎么做到的?
答案说起来其实很简单:英特尔可变显存技术。以酷睿Ultra 9 285H为列,最高支持128GB内存,凭借英特尔可变显存技术,在安装Intel Graphics Software后,可以在驱动中自由分配可调用为显存的内存占比(5%—95%),也就是说最高可以提供120GB的显存容量。这就让端侧的AI推理变得相当轻松了。
在英特尔的现场演示中,搭载酷睿Ultra 9 285H+96GB内存的迷你PC流畅挑战20B到120B本地大模型。其中,在加载120B模型时,分配的90.7B显存,占用达到67GB。而生成速度方面,仍旧快于阅读速度,用户几乎不用等待。
这有什么用?
凭借更大显存带来的优势,搭载酷睿Ultra 200H系列的AI PC不仅能够支持本地部署千亿参数大模型,更能够支持包括图片、音频等在内的多模态复杂任务处理能力。一方面,让AI PC的能力更强,另一方面则让AI PC做到“能读、能听、能看”等智能交互,实现用户体验感受的革新。
例如,更高参数模型能够给出更精细、准确、多维度的回复,对于专业应用场景而言,可参考性更好,能够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又或者更高效的长文本理解阅读理解,可以让AI根据用户的喜好和习惯来撰写内容,进行辅助创作或者快速尝试寻找灵感,十分好用。
除此之外,基于英特尔带来的能力提升,AI PC还可以支持更高效的本地OCR模型、文本转语音(TTS)技术以及终端侧智能体。这对于创作者、职场办公、专业人士而言,已经堪称另一个维度的“生产力”。例如,TTS技术实现的智能声纹生成,可以让用户根据喜好需求来定制个性化声纹,并且完全在本地实现,避免了数据上传云端,更安心更放心且成本更低,辅助优化创作流程。还有酷睿Ultra 9 285H支持模型上下文协议(MCP)让AI不仅可以理解和记住用户提供的内容,更能基于环境感知、连续任务处理来“主动行动”,这也是端侧智能体前进的重要一步。
更重要的是,英特尔也提到尽管Ultra 9 285H+96GB的方案性能更强,但包括酷睿Ultra 7在内的更多SKU也可以达到相近的效果。这意味着用户能够有更多产品选择,特别在购机成本方面进一步降低了门槛。目前,包括华硕、惠普、戴尔、联想、机械师、极摩客等合作伙伴都推出了搭载Ultra 9 285H+96GB的迷你PC或者笔记本。
通过这些产品以及AI能力的加持,你可以利用OCR来快速给“熊孩子”修改作业;可以根据想要发布的视频内容来定制专属声纹配音;可以快速创作各类风格的打卡照……
如果说以往是用户拿到什么用什么,那么现在AI PC正在向着用户“想怎么用就怎么用”的方向发展。要知道,解锁高达120GB显存也只是在英特尔的驱动中简单设置,至于各类大模型英特尔与合作伙伴也已经“打包备好”,几乎都是开机即用。据英特尔介绍,搭载酷睿Ultra 200H系列的平板已经广泛兼容Qwen 3-30B-A3B、Qwen 3-Next-80B-A3B、GPT OSS-120B/20B等主流MoE模型,以及多种稠密模型,在模型部署方面相当灵活。无论是专业的开发者、AI发烧友,还是入门级用户都能部署自己心仪的专属AI,这些特性将极大程度上加速AI普惠,促进AI PC生态的正向循环。
还有高手?
在AI PC生态建设上,英特尔不仅是见证者、参与者,也是推动者。从率先提出AI PC概念,到硬件算力迭代升级,软件工具同步优化,再到应用、人才培养、合作、标准制定等生态布局的持续投入,英特尔不仅为AI PC的发展开路搭桥,还在携手软硬件合作伙伴让“路更平、路更宽”,让AI PC的发展更快达到预期。
“路更平”——包括酷睿Ultra 200H系列,以及锐炫Pro B60、AI Box等平台在硬件层面打造了可靠的算力基础,能够实现从轻薄本、高性能笔记本、迷你PC、台式机、小型工作站、多卡工作站的多产品形态和品类覆盖,满足端侧AI差异化的场景和复杂需求。而且,英特尔基于软硬件创新还可以进一步优化端侧AI体验,释放更极致的算力。
在英特尔技术创新与产业生态大会上,基于搭载酷睿Ultra 200H系列处理器的AI PC,英特尔公布了两项值得关注的创新技术——雷电互联和“以存代算”。
雷电互联:通过雷电技术(包括雷电4和雷电5)实现双机互联,搭建本地算力“集群”。在现场,英特尔通过雷电4将两台285H+96GB的设备互联后可以本地运行235B参数大模型,生成速度也能达到6-7tokens/s。这也是双机雷电互联运行更大模型的初步尝试,英特尔还会持续优化来进一步提升性能,从而满足更多用户需求、适配更多场景和复杂模型。
“以存代算”:英特尔与Phison共同开发将aiDAPTIV+技术与酷睿Ultra 200H的CPU上通过PCIe 5.0x4的专属NVMe通道,赋能AI SSD实现“以存代算”,显著加速模型推理。简单来讲就是针对最消耗算力的预处理阶段,将相关问题的KV Cache在AI SSD上进行持久化,从而在遇到相似问题时不用重新计算,能够大幅缩短响应时间,特别是首个token生成用时,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等待AI回复的时间变动。从体验上来讲,做到以更低的投入,提供更加迅速、流畅的端侧AI体验。
“路更宽”——有了算力,有了平台,还需要有应用才能简单高效地实现用户需求。在Meteor Lake发布开启AI PC时代后,包括与OEM、ISV的深度合作,以及英特尔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英特尔AI相关软件工具套件等一系列投入,都是为了持续拓宽AI PC前进的“道路”,以更丰富多元的应用来满足用户需求。
可以说,这是AI PC最初一两年最大的短板,很多用户在早期并没有感受到AI PC的创新带来的实际使用价值,而厂商能力的差距也让不同PC产品的AI体验参差不齐。如今,这个短板正在快速补齐。
针对端侧AI发展状况,最常用的描述就是已经过了“从0到1”的阶段,现在正在攻克的是“从1到100”的挑战。包括英特尔提升PC端AI算力夯实的底层基础,以及携手合作伙伴拓展的AI PC应用场景,已经让端侧AI从“能用”向“好用”发展。比如面向办公等场景的ChatPPT可以在端侧利用本地文档、知识库来快速生成PPT,避免了上传云端的潜在分享;面向游戏场景,在提出AI高静游戏本概念的同时,英特尔携手ISV打造的AI游戏助手可以让AI成为“游戏搭子、游戏教练”,丰富游戏体验或提升游戏技巧;配合部署AI特性的键鼠等外设,让AI PC的交互更高效,同时会议记录、快速识别等功能也有新体验;在音乐等休闲应用中,QQ音乐用OPenVINO工具包开发,实现应用的AI功能利用NPU加速,减少CPU占用,从而在后台运行时(如音伴分离功能)满足低时延、长效化等要求。
为AI PC体验革新注入新动能
从快速增加的端侧AI算力,到酷睿Ultra 200H系列可支持高达120GB大显存,实现本地部署千亿参数大模型等新特性,持续提升的端侧AI能力,以及越来越多的用例,在过去一年中加速消除了用户对于AI PC的质疑。更重要的是,随着AI普惠进程加速,AI似乎已经逐渐成了用户工作、生活的一部分,在不知不觉中提供生产力、创新交互以及创新功能。并且,不只是PC,包括汽车、智能家居、教学课堂、工厂产线等更多设备、更多场景搭载英特尔酷睿Ultra平台实现了智能化升级,在边缘具备了更完备的AI能力,实现了体验和效率跃升。
尽管还会面对更多来自用户和市场的挑战,但AI为PC和更广泛的终端侧、边缘侧市场带来了众多机遇。从英特尔技术创新与产业生态大会也能够感受到,英特尔对于市场的敏锐洞察,已经为更多领域的体验革新做好了准备。更让人关注的是,首款基于Intel 18A制程工艺打造的客户端SoC——Panther Lake,也就是英特尔酷睿Ultra处理器(第三代)即将到来,全新制程工艺、全新架构带来了40%的能效提升,以及180TOPS的平台级AI算力,让面向端侧AI、智能体部署更加“游刃有余”。换句话说,2026年全新的Panther Lake不仅对于英特尔至关重要,对于AI PC的发展也至关重要。
从英特尔公布的信息来看,CES 2026上Panther Lake将正式发布(当地时间1月5日),届时将带来哪些创新,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聚合标签:
网友评论
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