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锅圈,“圈”不住加盟商了

靠着加盟的轻资产模式,即疫情的“利好”,锅圈很快做到万店,营收、净利在2022年双双创下新高。但一系列因素影响下,锅圈门店开始收缩,净利润也出现负增长,重要股东解禁日大手笔抛售。利空之余,加盟模式之下的食安问题也频频曝光。如此锅圈,能在未来五年,逆势再开万店吗?
在火锅店生意越来越难做,逾30万家火锅店在2024年关店的大背景下,定位“火锅食材第一股”的锅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锅圈”)交出了一份“收缩”的年报。
数据显示,锅圈2024年营收微增6.17%为64.70亿元,归母净利润下降3.79%报2.306亿元。
锅圈的收入主要源于向加盟商销售餐食产品。在历经高速增长后,锅圈的加盟门店数量从2023年10300家降至10135家,门店总数从10307家降至10150家。窄门餐眼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在营门店数仅剩8493家。也就是说,锅圈近三个月又关闭了1600多家门店,关店速度明显加快。
资本市场上,截至3月31日,锅圈收报2.01港元/股,总市值53.92亿港元。上市一年多来,和最高价相比,锅圈市值已蒸发277亿港元。
“万店梦”太难
2024年,餐饮行业演绎了一幕“冰与火之歌”。
一边是不断增长的餐饮收入和餐饮企业数量。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5.3%至55718亿元。同时,企查查数据显示,2024年新增注册餐饮企业接近360万家,存量接近1700万家。
但另一边,是繁华的城市街道肉眼可见、遍地“旺铺招租”的告示。不完全统计,2024年有近300万家餐饮门店倒闭,也是历史新高。
「数智研究社」发现,在经济下行、资产缩水、不稳定性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下,2024年的餐饮消费愈发注重性价比和质价比,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价格战此起彼伏。一线城市需求端的价格战和供给侧的高成本剪刀差,导致诸多餐饮企业经营出现亏损、难以为继。北京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北京规上(即年营收1000万元以上)餐饮业利润总额为1.8亿元,同比下降88.8%,利润率降至0.37%。换句话说,任何一个微小的错误决策都可能导致餐饮企业资金链断裂。
同样的背景和逻辑,适用于锅圈。
对于锅圈来说,其业绩的增长高度依赖加盟。加盟商数量的增长,直接带动了锅圈业绩的增长。数据显示,2020年和2021年,锅圈分别实现亏损0.43亿元、4.62亿元。直到2022年,锅圈才实现2.30亿元的盈利。
和锅圈业绩同频变化的是,锅圈的加盟商数量从2020年1月的1441家猛增至2022年12月的9221家。2023年,锅圈归母净利润同比微增4.23%至2.40亿元,对应门店数也进一步增至10307家,首次突破万店。
2024年,伴随锅圈门店减少,其归母净利润增速也收窄了3.79%。
也就是说,锅圈加盟商数量的增长已进入瓶颈期。从2020年到2023年,锅圈加盟商的数量分别增长了2859家、2568家、2353家和1086家,增速明显放缓了。到2024年,加盟店总数甚至减少了165家。
据「数智研究社」了解,加盟商数量增速放缓甚至减少的原因,主要在于疫情红利的消退,以及明显的淡旺季使然。
众所周知,疫情让主打“在家吃饭”的锅圈获得了足够多的市场红利,加盟商数量也在疫情期间迎来猛增。但伴随疫情的消退,“在家吃饭”需求锐减,这也倒逼部分加盟门店因业绩下滑而关店。
再者,火锅本身有明显的淡旺季。尤其是夏季,消费者对火锅基本没什么需求。但对加盟商来说,存货、资金和成本管理都是压力。火锅在淡季需求减少了,那在家吃火锅的频次那就更低了。
当然,锅圈也做了一些动作。在C端,锅圈于2024年在郑州、深圳等地开出预制菜连锁门店“锅圈肴肴领鲜”,启动i锅圈项目推进即时零售。B端,锅圈在供应链布局上频频做动作。如7月圈子拿下头部冷链企业华鼎冷链科技,9月又以2.46亿元拿下逮虾记41%的股权等等。只是,频频的动作没能换来加盟商数量的持续增长。
所以,伴随加盟商数量的持续减少,锅圈的业绩势必会进入下降通道。业绩进入下降通道之后,加盟商也许更不愿意加盟锅圈了。恶性循环之下,在锅圈股票解禁的2024年11月4日,重要股东便已经减持套现跑路了,当日锅圈收跌25.05%,市值蒸发约18亿港元。
不管从外部大环境,还是加盟商意愿等来看,锅圈门店数量增长的希望都十分渺茫。但锅圈似乎要做“逆行者”,集团董事长杨明超在近日接受《河南日报》专访时公开表示,未来五年总门店数量要达到2万家。能否做到,我们拭目以待。
食安问题频发
作为加盟店模式经营的锅圈,其食品安全、库存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风险、问题数倍于直营店。
事实上,据「数智研究社」了解,2020年来锅圈在快速扩张中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问题。截至目前,黑猫投诉App检索“锅圈”显示投诉量达1349条,多涉及虚假宣传、餐后腹泻、吃出活虫等问题。
有江苏省泰州市的消费者投诉,在锅圈食汇买了一包火锅底料吃到中间吃出一个很长的塑料;河南省南阳市消费者投诉称,5人食用锅圈食汇99元套餐后四人严重拉肚子……还有消费者投诉称,烧开水煮食材发现土豆粉有强烈的汽油味道并导致头疼腹泻,次日找商家赔偿却被告知让直接去找锅圈食汇公司赔偿,打客服电话一直被敷衍不解决……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乎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也关乎餐饮企业的可持续经营。但对于锅圈来说,似乎并未把控好加盟商的食品安全问题,坊间也有诸多报道。
据悉,2019年,锅圈千页豆腐生产商泌阳县鑫发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因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从事餐饮服务被处罚。2020年,毛肚生产商重庆市凯鸿食品有限公司因生产经营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定量包装含量不符合国家规定等被处罚。
另据壹览商业报道,锅圈销量第一的撒尿牛肉丸,配料表中还有牛肉、水、鸡肉、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大豆蛋白、呈味核苷酸二钠等26种原料,叮咚买菜的牛肉丸则含有牛肉、水、焦磷酸钠等20种原料。更直白的是,叮咚买菜在撒尿牛肉丸中明确了牛肉占比,但锅圈却没有这一信息。
在当下,配料表越干净意味着产品越健康。消费者选择居家吃火锅,除了性价比之外肯定还想吃得更放心一些。但从配料表上如此多的添加来看,很难让人觉得锅圈的产品足够健康。
如果迟迟无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锅圈这家公司的名字极有可能会出现在315的大屏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