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局!闯入AIoT智能体无人区,海大宇争夺战再起

大变局!闯入AIoT智能体无人区,海大宇争夺战再起
人脑网
作者 李水青
编辑 漠影

AIoT行业,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来了。

2025年初,DeepSeek风暴席卷行业,“大模型平权”成为热词,也催生新的市场机会。短短几个月时间里,AIoT行业龙头“海大宇(海康、大华、宇视)”都行动了,迭代模型、构建平台、落地行业、组建生态、加大投资……紧锣密鼓,动作不断。

4月28-29日,在西安举办的宇视合作伙伴大会上,近2000位伙伴欣然赶赴,如久旱逢甘霖。宇视科技CEO张鹏国谈道,得益于算力和算法的低成本平权,每个实体都在向智能体进化,一个“万物皆可Chat”的时代就要来了,这是一个很大的机遇。

大变局!闯入AIoT智能体无人区,海大宇争夺战再起

与此同时,机遇的另一面是混沌,不少行业人感到既兴奋又迷茫。

都知道要拥抱大模型,但如何拥抱?不少行业伙伴在问,高大上的技术与自身实际业务有什么关系?经济形势未明朗,现在就投入是否明智?做了担心瞎折腾,不做又怕错过窗口期,究竟入不入局,何时入局,更重要的是,通过什么抓手入局?

宇视本次在业界首发的AIoT智能体,给出了一个及时的解答。简单来说,宇视AIoT智能体是融合了大模型能力的云边端设备,具备感知+思考+记忆+执行多项能力。基于自研梧桐AIoT大模型底座,AIoT智能体要做一个落地大模型的有力抓手。

根据宇视最新公布的一组数据,过去的一年,依托100P自主训练算力与梧桐大模型能力,其支撑合作伙伴一起训练出超1万种小模型,携手超3000家合作伙伴在超5000个场景中实现了超3亿价值增长。

事实上,AIoT行业已经变天了。

就“海大宇”近期的频繁动作来看,行业龙头对大模型节点意义的研判,不亚于安防行业模拟转数字、标清转高清、传统到智能的节点,行业十年来的最大变局真的来了。每一个行业人,都将目睹其加速改变自己的日常工作。

一、AIoT智能体降世,扣动大模型加速落地扳机

什么是AIoT智能体?

按照宇视的阐述,AIoT智能体是指能够感知环境并采取行动以实现特定目标的主体

通过以下短片,我们能快速了解AIoT智能体是什么样的。

AIoT智能体的形态,既包括软件(数字智能体),也包括硬件(具身智能体)。能力包括以下四个维度:1、感知:感知终端。2、记忆:知识库、数据存储。3、大模型能力:基于任务模型的感知能力、理解与思考能力、决策能力。4、执行能力:工具使用。

基于这些能力,更多的AIoT设备将具备更强的智能。比如在上述视频中,在生产巡检、安防巡逻和突发事件处置上,AIoT智能体都能大大提高巡检效率和质量,提高服务的满意度。

AIoT智能体的诞生,势必彻底改变整个AIoT世界的技术架构。

在IoT时代,受制于算力和算法,每个实体的智能化程度有限,信息需要汇聚后做智能化处理,实体与实体通过网络连接来交换信息,连接网络基本上是一种星型结构。我们过去讲的端云协同、边缘计算就源于此。

在大模型时代,得益于算力和算法的低成本平权,每个实体都在向智能体进化,智能体与智能体之间的连接网络会是一种Fullmesh的全网状结构,智能体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基于各自的能力来协同完成任务。

举个形象的例子,这就像人类的协作,你负责研发但也会销售,他负责销售但也会研发;你干不完的活儿可以分一些给同事。AIoT智能体也将是这样运作的。

当然,AIoT智能体现阶段还无法完全像人一样工作。

宇视认为,当下AIoT智能体仍处于初级阶段。就像自动驾驶分为L1-L5等级一样,AIoT智能体也可以分为L1-L5等级。当下智能体可以达到L2-辅助执行等级,要达到L3-自动辅助执行、L4-自动执行和L5-无人化执行等级,还需要行业伙伴一起继续努力。

AIoT智能体背后潜藏的市场空间,可能达到万亿级别。

2025年两会明确了人工智能作为国家战略的核心地位,政策重点围绕技术突破、场景落地、安全治理展开。通过“人工智能+”行动与新型基建布局,预计将形成覆盖政府、企事业、消费的万亿级市场。

拐点时刻到了。很多事情不能再用以前的眼光去看待。广大行业从业者不得不及时做出判断,是继续按兵不动,还是一跃加入战斗。

二、DeepSeek平权引爆组合式创新,“万物皆可Chat”大幕拉开

DeepSeek促进了大模型的平权,同时也掀起“组合式创新”热潮。

宇视推出的AIoT智能体正是这一热潮的体现。张鹏国谈道,DeepSeeK验证了“组合式创新”的可行性,让整个行业看到了“卷算力”之外的另一条路径,也让中国AI产业界重拾信心、重建价值基准点。

沿着“组合式创新”的路子,宇视推出了全链路AIoT智能体产品矩阵。

据悉,通过云边端算力、大模型与成本平衡的结合,全链路AIoT智能体实现了从宇视云到感知端的全方位智能覆盖。这一技术链条包括了大模型应用、边缘域中的大模型一体机、以及边缘端的大模型NVR和AI BOX等设备,还有感知层面上的大模型摄像机和抓拍机,共同构建了一个高效且灵活的智能化体系。

更进一步,全链路AIoT智能体组合起来,就形成了全场景智能化业务,涵盖:1个高度定制化的数字助理交互体验平台8种不同类型的万物互联业务场景,以及4个关键的智能化中心:智能指挥监控、智能数据研判、智能运维管理及智能移动巡检。

由此,一个“万物皆可Chat”的新业态跃然纸上。

以智能指挥监控中心为例,这是园区的大脑中枢,有了大模型的加持,日常显、控、巡、核均得到升维:

1、万物显:园区态势早知晓、快知晓、全知晓

2、万物巡:日常巡检工作工具化、自动化、便捷化

3、万物控:算法生成快一点、日常管理严一点、安全隐患少一点

4、万物核:错漏率有效减少,复核速度大幅提升

可以预测,当更多开源大模型加速技术平权,AIoT智能体的含金量还在提高。

正如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所说,100%的AI工具没有任何壁垒。所有的AI应用都是套壳应用,但可以在很多非AI的能力上建立壁垒,所有的能力都来自苦活累活。宇视能将AI与设备、业务、场景的全链结合打造出垂直领域智能体,正是其独特壁垒所在。

三、行业十年最大变局,“海大宇”争夺战再起

AIoT智能体的降生背后,藏着行业近十年来的最大变局。

纵观AIoT行业的AI化进程,发展趋势可以分三个阶段:1.0传统方法(从端开始),2.0深度学习(从边开始),3.0大模型(从云开始)。

大变局!闯入AIoT智能体无人区,海大宇争夺战再起
▲AIoT行业的AI化进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为什么说当下这个节点尤为重要,甚至让“海大宇”都集体加快节奏出动了?让我们看看更具体的历史,所有AI技术迭代的都是从大规模工程化落地开始,并寻找最佳TCO(总拥有成本)第一切口:

●2010年,AIoT领域的“诞生”,是从ITS抓拍机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AI技术开始。

●2015年,深度学习框架开源,AI-机器视觉从人到人、车全结构化,从边到端普及。

●2023年,CV大模型的开源,大幅度提高云平台机器视觉长尾算法开发效率。

那么到了2025年,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DeepSeek开源新范式,行业大模型的平权与智能体涌现,云能力下沉到边端,一个“万物皆智”的时代真的来了。

也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时刻,“海大宇”都加快了步伐。三家龙头企业都不约而同地表态,将加大AI领域的研发投入。海康威视于3月发布了其观澜大模型与DeepSeek协同的“大模型一体化平台”,大华也升级了其星汉大模型2.0,加速行业落地。

宇视这边更是提早布局,继2023年发布自研梧桐AIoT大模型(大模型+AIoT=?宇视和四大行业先锋开启一场AIGC平权试验),2024年升级梧桐大模型并提出装备大模型化( 向用不起的AI宣战!宇视掀起“装备大模型化”变革)后,于2025年进一步基于梧桐大模型底座布局AIoT智能体,从而在三年搭建的坚实地基上建起大模型堡垒。

如果说,前两年“海大宇”对大模型的态度还是稳步布局、部分试水,那么今年无疑变成了高歌猛进、全线出击。

行业将看到“海大宇”争夺战再起,但更重要的是,行业龙头的一致行动,将促进整个行业的组织架构、业务方式和用户体验发生颠覆性变化,重塑行业。

结语:拥抱变化,共创AIoT新生态智能体

大模型平权革命加速,整个AIoT行业将被重塑。当网络的连接被AIoT智能体的连接所替代,一个“万物皆智”的时代也将到来,市场机遇是巨大的。

风起于青萍之末。在技术巨变的今天,很多事情不能再用以前的眼光去看待。无论是偶然爆火的一批AI生成图,还是宇视近日推出的AIoT智能体,都可能藏着重要的行业嬗变线索,而这也是每一个生态伙伴可以抓住的机遇点。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人脑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rennao.com.cn/9953.html

(0)
人脑网的头像人脑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30日 下午3:27
下一篇 2025年4月30日 下午3:27

相关推荐

  • Nature公布21世纪高被引论文,何恺明的ResNet登顶

    人脑网编译 陈家阳编辑 漠影 人脑网4月17日报道,近日,Nature杂志对21世纪以来引用次数最多的25篇论文进行了分析,揭示出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科学界,讲述方法和软件的论文比着名的科学发现更常被引用,这些论文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AI)、研究方法或综述、癌症统计和软件研究等领域。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于2016年发表的《应用于图像识别中的深度残差学习(Dee…

    2025年4月18日
    1000
  • 资本狂欢下,中国具身智能如何理性发展?多位产学研大咖探讨“打脸时刻”

    人脑网作者 ZeR0编辑 漠影 人脑网4月25日报道,具身智能的关键卡点到底在哪?中国具身智能的机遇在哪?“打脸时刻”何时上演?近期部分投资人“批量退出”,是否暗示着行业正陷入泡沫危机?随着具身智能发展从实验研发转向产业落地阶段,一系列关键问题接踵而至。 在近期2025商汤技术交流日具身智能论坛上,由主持人量子位总编辑李根主持,来自具身智能产学界的嘉宾——上…

    2025年4月25日
    400
  • 雷军投的江苏创企,把灵巧手造到洗衣机上!对话创始人

    作者|许丽漠影 当朱啸虎炮轰具身智能充斥着泡沫、难以给客户带来真正价值时,同一周,国内智元机器人、它石智航等多家具身智能企业接连完成数亿元级融资,融资记录不断被刷新,资本市场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奇观。 尽管关于具身智能商业化的分歧愈演愈烈,但技术落地的现实路径却在争议声中悄然铺开。不同于大多数厂商造出一个机器人并让它去工厂、商场等场景中进行实践,有的厂商则选择…

    2025年4月11日
    1400
  • 蚂蚁集团押注深圳机器人公司,腾讯Robotics X 1号员工创办

    机器人前瞻4月10日报道,今天,星尘智能宣布连续完成A轮及A+轮融资数亿元,由锦秋基金、蚂蚁集团领投,云启资本、道彤资本等老股东跟投。 星尘智能于2022年12月在深圳成立,在此之前已完成了多轮融资。 2023年3月、10月,星尘智能完成了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云启资本、德迅投资,融资金额未对外披露。 2024年6月,该公司完成数千万美元Pre-A轮融资,由…

    2025年4月11日
    1500
  • 联发科猛攻AI智能体,发天玑9400+旗舰芯,小米OV荣耀、阿里微软都来了

    人脑网作者 云鹏编辑 心缘 人脑网4月11日报道,刚刚联发科在深圳举办了年度开发者大会,亮出了自家最新旗舰手机芯片天玑9400+,同时联合OPPO、vivo、小米、荣耀、阿里云、微软等厂商发布了天玑智能体化体验领航计划,加码自家AI生态的建设。 联发科还面向开发者发布了新的开发工具集、升级了天玑AI开发套件2.0,简单来说,天玑生态开发者们可以更高效地基于天…

    2025年4月11日
    1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